(2023 年底,智利鲁宾天文台将开启观测,并收集数十亿个物体的闪烁数据。
FTO是一个主要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蛋白,能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跟肥胖也有关系。结果发现,实验室内的水稻单株产量增加达3倍之多。
这个蛋白在植物里是没有的。7月22日,北京大学贾桂芳课题组与合作者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课题组、贵州大学宋宝安课题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一项重要进展:首次开发了利用RNA表观遗传修饰N6-甲基腺嘌呤(m6A)直接提高植物生物量、产量和抗逆性的新技术。研究人员选择了水稻和马铃薯两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引入FTO,从而实现对这些植物的RNA修饰m6A去甲基化。深入分子机理,则发现FTO介导的m6A去甲基化可以促进染色质开放,激活转录,分别使叶片中约11000个基因和根里面约7000个基因表达上调,激活多个通路。当然,我们也期待国家出台针对性的审批标准,以推动这项技术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推广落地。
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22 23:15:19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重磅:超级植物技术来了。这次的发现,正式开启了RNA表观遗传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我们与一流科学家的差距之一是选择可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眼光不够敏锐,布局的科研项目要么是增量式的技术改进,要么是几十年都难以突破的理想型目标,像蛋白质折叠这样的重要研究方向没有列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蛋白质结构预测取得重大突破的另一个启示是,科研范式已经开始转向。DeepMind团队采用的注意力机制也是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较成熟的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对媒体说:依我之见,这是人工智能(AI)对科学领域最大的一次贡献,也是人类在21世纪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探索征程中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过去我们把可以表达的知识叫作明知识或显知识,不可表达但可以感受的知识叫作潜知识或默知识。
深度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表现优异,不仅仅源于算法和数学,背后还有深层次的物理原理。所谓衡量智能水平的图灵测试也是遵循这个原则。
后来的人工智能学者大多盯住了像人这个原则,以像不像人作为目标。最近华盛顿大学推出预测准确度与AlphaFold 2差不多的新算法,只需要一个GPU,10分钟左右就能算出蛋白质结构。AlphaFold 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上体现出的才能不是像人,而是比人高明。这一类涉及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应该是人工智能界关注的焦点。
人工智能研究摆脱模仿人替代人的思想束缚后,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人类而言,如何利用暗知识可能比弄明白暗物质暗能量更重要、更紧迫。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了解蛋白质的折叠结构和分子动力学是生物学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已经困扰科学家50年之久。目前我国大学和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大多遇到顶天顶不了、立地又落不下去的困境 ,希望人工智能界的学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研究方向选择上多费点心思,争取获得让人眼睛一亮的重大成果。
基于最基础科学原理的机器学习需要人类多领域科学家的智慧和机器智能有机融合,不同于以发现相关性为主要目标的科研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我认为这是科研第五范式的雏形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轻时取得了一定成绩后就拼命加强专项训练、增大专项负荷、提高训练强度,结果疲劳积累、伤病频发、成绩下降、水平滑坡。
北京体育大学原田径教研室教授熊西北告诉《中国科学报》。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非常重视训练和科研,后加入的教练Randy Huntington,以及短跑运动员谢震业和韦永丽的现任教练Rana Reider都是美国著名的科研型教练。
郭建军表示,短跑运动速度是关键,而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团队采取分散和集中工作形式,每年进行全国性比赛数据收集,及时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数据分析报告。但很多教练员却坚信是中国运动员的短跑天分不够,没有天才运动员。科学训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每一位运动员的潜力挖掘出来。熊西北说,如果国内的教练员,甚至是大众都认为只有耐心等待下一个中国短跑界天才运动员出现,中国短跑才能有所突破,那么任何讨论都没有意义。如今,这一认识也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了。
世界男子100米纪录长期由美国短跑运动员尤其是黑人运动员创造,2000年后的10年,又以牙买加短跑运动员的成绩提高最为突出。但是,基德并不认可平均遗传优势的说法,也就是说,并非所有非洲人都天生适合跑跳项目,白人、黄种人就一定不如非洲人。
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崔雪芹 近日,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半决赛9秒83的亚洲最好成绩,闯入男子百米决赛,并取得第6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不是没有好苗子,但大多昙花一现。
如果能从早期更大范围地发掘青少年人才,那么,培养出一批优秀短跑运动员是可行的。牙买加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被要求参加青年田径比赛,成绩优秀的孩子会一直受到关注,被招募到田径成绩出众的高中里,然后参加各种大赛,积累经验,得到奖学金。
只不过在体育比赛中,人们只会关注跑得最快的那一个。那么在中国,如果青少年运动能力开发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专业短跑训练成为很多孩子课业之余的兴趣选择,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真正以孩子的强健体魄和健康人格为主流评价,而不是以考试和报班为主流,又何愁下一个苏炳添不会出现呢?苑廷刚说。把迅速、敏捷的孩子留在田径场 除了向科学训练要成绩,以及建设相应保障体系外,苏炳添等还在论文中提到了要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培养,特别是要通过多种手段扩大参与短跑训练的青少年人数,并不断创新训练方法以提高成材率。跟黑人顶级运动员相差0.1、0.2秒是有可能的,但如果长期落后半秒甚至以上,那绝不是因为先天条件导致的。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苑廷刚在采访中表示,每一项能力都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来提升。这就是牙买加体系全岛化挖掘短跑天才。
当中国短跑界自认为条件禀赋不足,知难而退、消极气馁地面对比赛成绩时,天赋异禀的美国田径队已经从传统经验型训练向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训练转型了。每年召开训练科学研讨会,专家团队和教练员、运动员面对面研讨并开展跟踪服务。
从总体上看,因为非洲本地存在更多基因变异,所以能够达到极限的特殊人群中,非洲人占更大比例。苑廷刚说,如今苏炳添的成功就是十几年来国家田径队坚持向科学训练要成绩的结果。
这种观念也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多年以来国际体坛跑跳项目的整体格局。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家肯尼斯基德曾指出,因为非洲人群的遗传多样性是全球最高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对于任何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技能而言,世界上最有天赋和最没有天赋的人很可能都是非洲人或近代非洲人的后裔。他指出,中国短跑运动员的平均退役年龄一度只有22岁左右,运动员的黄金期还没到来,就已经被练废了。比如,跑得最快和跑得最慢的人很可能都是非洲人。
此时,人种决定论基因决定论的说法让很多人信服。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袁守龙在《体能训练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中介绍,美国田径协会从上世纪80年代就高度重视多学科攻关,聘请10名矫形外科与康复医学博士、8名生物力学博士、12名生理学博士、15名心理学博士、4名营养学博士、50个理疗师。
苑廷刚说,如果我们的技术足够精湛,完全可以弥补身体上的一点点先天差距,甚至过去传统认知里对运动员年龄、身高的刻板要求,都应该被丢掉。作者:胡珉琦 崔雪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8/6 9:28:10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中国还能出下一个苏炳添吗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后庆祝。
短跑是一项很复杂的运动,而决定短跑项目成绩的内在因素是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能力和保持无氧代谢功能的耐力。郭建军在采访中谈道。
顶: 14495踩: 97646
评论专区